佛山陶瓷网手机版首页
佛山瓷砖陶瓷网总站
中秋首页

【中秋】网络中国节·中秋“一人一月饼”将团圆温暖传递给更多来穗务工者

zhongqiu】2017-10-3发表: 网络中国节·中秋“一人一月饼”将团圆温暖传递给更多来穗务工者
核心提示从凭票购买到出口国外,中秋月饼见证着时代变迁。如今,公益活动赋予了月饼更为深远的意义。每年,“一人一月饼·温暖广州一家亲”活动都会向贡献广州的来穗人员表达致敬与感谢,以“月饼”之名,

    网络中国节·中秋“一人一月饼”将团圆温暖传递给更多来穗务工者

核心提示

从凭票购买到出口国外,中秋月饼见证着时代变迁。如今,公益活动赋予了月饼更为深远的意义。每年,“一人一月饼·温暖广州一家亲”活动都会向贡献广州的来穗人员表达致敬与感谢,以“月饼”之名,把团圆温暖传递到每一个角落。

大洋网讯 明天是中秋节,在这个国庆长假中过中秋,除了可以带回广式手信、体验广州中秋传统民俗,还能品尝独具一格的广式月饼。尽管各地中秋风俗各有不同,但吃月饼却是必不可少的,家家户户的餐桌上都会摆上月饼,庆贺佳节。

在中秋前夕,广州有公益组织发起了“一人一月饼·温暖广州一家亲”月饼募捐活动,将代表团圆的月饼送到了假期仍在坚守岗位的外来务工者手中,以“月饼”之名,将亲人的团圆传递到这个城市的每一个角落。

事实上,中秋吃月饼的习俗,同样也随着历史的风云激荡而留下时代的印记,见证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。20世纪50年代,月饼还要凭糖票购买。80年代,则出现了很多人陌生的牌价月饼和议价月饼两种,以供选购。在广州,月饼不仅是食品,在某种程度上还有艺术品的属性,不管是月饼设计,还是包装装潢,都堪称用心至极。

今年中秋节:“一人一月饼“将团圆温暖传递给更多来穗务工者

“来广州七八年了,这几年都没有回老家过中秋。”坐在白云区金沙街一家普通酒楼的餐桌前,56岁的绿化工老刘向记者低声感慨。不过这一次,他却坦言终于感受到节日的气氛,老刘乐呵呵地说:“这是我第一次中秋节到酒店吃大餐过节,与工友一起吃月饼。”

原来,中秋前夕,白云区供销社下属社会组织恒福社主办了“一人一月饼温暖·广州一家亲”月饼募捐活动,不仅邀请了40位环卫工、绿化工吃顿“团圆饭”,还将募集到的近2万个月饼,送给育有未成年子女的来穗务工人员家庭,让他们感受到城市的温暖与关怀。

老刘夫妻都是白云区儿童公园的绿化工,来自贵州铜仁,他们两夫妇,再加上老乡老郭夫妇,四人负责整个儿童公园的绿化护养工作。身穿“白云绿化”字样的工作服,他们坐在8号桌,面对舞台上的绚丽灯光,他们四人乐呵呵地说聊着天。“每天从早忙到晚,修剪、喷农药、施肥、浇水等等。”老刘告诉记者,整个白云区儿童公园占地7万多平方米,树木花草数不尽,他们两对夫妻负责整个公园绿化工作,要保证绿化带卫生达标,草木及时修剪,工作量很大,尤其是像中秋国庆节前,更是忙碌。

“中秋哪里有时间回老家,只能每年春节请假回家看望父母。”聚餐中,月饼是不可缺少一道点心。“我女儿嫁到了河源,儿子大学毕业到惠州工作了,造飞机零件,虽然距离不远,但是一家人聚在一起还是挺难。”聊起中秋团圆的话题,老刘眼角湿润了。

正是得知外来务工人员团圆不易,活动主办方开始了这项“温暖广州”的行动。工作人员告诉记者,广州是一座来穗务工人员集聚的城市,来穗人员也是这座城市不可分割的一份子。中秋是一个团圆的日子,月亮的圆、月饼的圆,以及每个人心中所追求的美好的团圆。然而作为城市运行的守护者,不少环卫工、绿化工不得不放弃团圆,坚守岗位。虽然一顿饭和几个月饼不值钱,但是表达了对他们的一份敬意与感谢。“他们是城市的建设者、奉献者,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尊敬。”

据了解,“一人一月饼·温暖广州一家亲”公益活动已经连续开展4年,参与活动的市民一年比一年多,活动影响力逐年扩大。四年来,面向社会各界共募集月饼93837个,约50000人受益,向低保家庭、空巢老人、环卫工人、护理员等群体传递了社会关爱,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好评。

尤其是去年开始的“温暖广州·一人一月饼”公益活动,为全市4.4万名环卫工人募集月饼,在环卫工人队伍中引起强烈反响。今年,活动以“关爱育有未成年子女的环卫工家庭”为主题,帮助有未成年子女的环卫工人家庭募集月饼,目标在2000盒以上。截至记者发稿为止,该公益组织已募捐月饼18182个(4545盒),收到捐款8060.67元。

曾经的“月饼会”:月供攒下月饼钱,买不起月饼吃芋头

以“月饼”之名,将亲人的团圆传递到这个城市的每一个角落,这是时代赋予月饼更深远的意义。事实上,月饼作为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糕点之一,同样见证了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。

相传,月饼起源于唐代,《洛中见闻》曾记载唐僖宗令人送月饼给中秋节的新科进士。北宋时期,月饼从宫廷流传到民间,苏东坡有诗云:“小饼如嚼月,中有酥和怡。”到了南宋时期,月饼仍四季可见,并不局限于中秋食用。而从明朝开始,月饼成为民间中秋节祭月的主要供品,《西湖游览志会》写道:“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,民间以月饼相遗,取团圆之义。”

如今,月饼走入寻常百姓家,品种异彩纷呈,让人眼花缭乱。但过去,广式月饼的主要馅料仅为四种,豆沙馅、豆蓉馅、莲蓉馅和蛋黄莲蓉馅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,招婆婆住在广州西华路,她和家人只能买到便宜的豆沙馅月饼为主要的节日食品。

她说,有的穷苦人家因为不能一次性付清月饼钱,就会参加“月饼会”,这一年中秋刚一结束,就开始以月供的方式把下一个中秋的月饼钱攒够。

月饼会,其实是一种储蓄形式。“人情紧过债”,到节日拿出一笔钱购买月饼送礼,是颇不容易的,如果每月节省一元几角做一两份月饼会,则到时可免四处张罗。而饼店又可利用市民供月饼的资金作为淡季周转,同时也能争取多一些主顾,因顾客到店供“月饼会”时可以顺便购买其他东西,可谓各得其所。

20世纪50年代的《广州日报》老报纸记载,陶陶居茶楼的制饼老师傅回忆,共和国成立前,月饼贵得惊人,买一包不算太好的月饼,往往也得花一箩谷子,在那个时候,穷苦的劳动人民买不起月饼,只好买几只芋头来吃就算了。

从凭票购买到出口海外,小月饼见证大时代

计划经济时期,除了各类生活用品按需供给,买月饼更需要凭糖票购买。家住金沙洲横沙村、年逾五十的文叔告诉记者,有段时间,所有市民都需要凭糖票才能在国营副食品店买月饼。

月饼一般4个起卖,店主会用一张白色油纸将月饼包装成柱状,在油纸印上嫦娥和“中秋佳节”的图样,再用水草捆裹月饼。文叔说,以前挑月饼需要好眼光,不油腻的月饼都是不受欢迎的,“月饼皮上附着油光的才是好月饼”。

上世纪60年代只有简易包装的月饼(来源:新华网)

也正是因为物资按量供应,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,对月饼供应量有着现在难以想象的关注度。记者查阅《广州日报》老报纸,发现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到80年代,新闻报道中对月饼销售量基本都有明确记录。比如,1957年是二百多万斤,1959年是二百五十多万斤。改革开放后,这种情况仍延续相当长的时间。

不过,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,月饼供应也不再完全按“计划”进行。1980年,广州月饼供应出现两种方式并存的现象:一种是凭证定量供应。另一种是计划外免证敞开供应,随产随卖,陆续上市。前者后被称为牌价月饼,后者则称为议价月饼。

1983年,广州市糖烟酒公司和饮食服务公司共计划生产月饼500万斤,其中牌价200万斤,议价300万斤。牌价月饼有十三个品种,议价月饼有一百三十多个品种,其中深受群众欢迎的莲蓉月饼计划生产一百万斤以上,是历史上最多的一年。

众所周知的是,此后牌价月饼逐渐退出历史舞台,议价月饼成为广州人熟悉的购买方式。

此外,由于产量和品质不断提高,广州月饼也开始远销海外。1982年,出售莲蓉月饼最知名的莲香楼首次销往美国二十箱莲蓉月饼,很快便被抢购一空。第二年,第一批出口到美国的榄仁莲蓉月饼和双黄莲蓉月饼就有350箱共8400盒,第二批也有270箱。除了美国,莲香楼的月饼还远销新加坡、马来西亚、菲律宾、印度尼西亚、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。

传统月饼逐渐复兴,奇葩口味退出历史舞台

20世纪50年代末,广州全市各家月饼店被要求统一用料和售价,其传统的制法和特色渐渐消失。改革开放以后,月饼店逐渐可以自行采购月饼用料和制作各具特色的月饼,按质论价在市面出售。

1980年,陶陶居的职工把藏了二十多年之久的传统招牌月饼“陶陶居上月”等配方拿出来,并按传统配方备好原料,另一个招牌月饼“正品莲香月”也恢复生产。

过程充满艰辛还隐藏着诸多危险。几十年前,有月饼师傅把传统月饼的饼印保存起来,但这在当时并不被允许,他一度要把饼印偷偷藏到一个无人知晓的楼梯底。有了饼印,没有配方,住在广州、顺德、南海的一些退休工人,一人想一条,终于把用料配方凑了出来,使这些百岁月饼重放光华。

在恢复传统月饼的过程中,广式月饼从取名、造型到用料配制,越发讲究起来。如太如的“八月团圆月”,取名带有良好祝愿,造型美观大方,饼面印着精美的图案。用料配方更是独特,淘汰了五仁中常见的核桃(因其略带焦味)和花生(因其香味不足),加重使用榄仁、瓜子仁。在多用玫瑰糖的同时,还加上一些桂圆肉,使饼味独具一种清香味。

人们开始不断摸索月饼的新式样。1986年,陶陶居和趣香饼家都制作了体积巨大的“月饼王”上市。另外,莲香楼等一些饮食业单位还制作了小型迷你月饼。人们对月饼的期待,不再仅仅关注于数量和质量,甚至对包装也有了新要求。上世纪80年代初,特别讲究月饼包装装潢,其中受群众喜爱的铁盒包装就有十二个款式。

上世纪90年代中期,各企业各出奇谋,在品种创新、包装装潢上求取个性风格,以图标新立异地吸引消费。既在饼馅上花招百出,如推出淮山薏米茨实作馅的宝宝营养月饼、凤梨月饼、燕窝迷你月饼……还刻意加大饼盒体积,强化月饼的礼品功能。

当时,甚至有企业推出人参烧鸡月饼、鱼翅月饼等等口味独特的月饼。不过,这些太过“奇葩”的口味如今逐渐式微。

现在的月饼摆上寻常百姓餐桌,没了豪华包装,却是实实在在的美食。“今年中秋,我爸妈给我带来了老家化州的拖罗饼(月饼的一种),朋友送了从家乡吴川带来的伍仁金腿大饼,单位发了一盒广式月饼,自己又买了冰皮月饼,这些是自己吃的,家里还买了蛋黄莲蓉月饼用来拜神,每款数量不多但口味丰富。”家住白云区集贤苑的小叶告诉记者。

▲小知识:广式月饼知多点

广式月饼,即广东月饼。制作方法是用面粉、油、糖、饴等调制成糖浆面团,内包各种馅心,用模子扣出各种图案花纹,表面刷蛋浆,经烘烤而成,其特点是皮薄、馅多、糖重、油轻,不易破碎,便于携带。

广式月饼很讲究色、型、香、味:

“色”是指饼皮颜色。过去,广式月饼以“金边白肚”为上品,近年来则以金黄色面、象牙色肚为好。

“型”是指月饼的外型。最初,广式月饼全是圆形,表示团圆之意。后来,出现了椭圆形的月饼、表示内有蛋黄。随后,又出现半圆形、方形、莲花形、龙凤形和其他形状,并精工雕刻饼印,使饼皮的花纹玲珑剔透,以便引人注目,并显示出类拔萃,格外名贵。

“香”是指月饼的香味。广式月饼未切开前有油香味,切开后又有馅料的原香味,引起人们的食欲。

“味”是指月饼的味道。广式月饼品种特多,一般以馅心成分区分。由于馅心配料不同,加上调味方法各显神通,因此,各种月饼的味道都有其特色。

统筹/广报全媒体记者申卉、肖桂来

文/广报全媒体记者徐静、肖桂来、申卉、叶碧君

(【zhongqiu】更新:2017/10/3 17:12:57)
某一天的某一个山村,晨曦微微的泛着光,随着此起彼伏的鸡鸣,你呱呱着地的啼哭,温暖了父亲手心的冷汗,还有母亲早已湿透的衣裳。因为奶水少,母亲在你饥饿的哭声里,皱着眉头忍着恶心,喝下了五太奶奶第 >>
“金九银十”是置业旺季,在这期间,家装行业上下游企业均会推出促销活动来回馈消费者。今年的“金九银十”又特别不同,当“金九”撞上“中秋”,“银十”遇上“重阳”会碰撞出怎样的“促销”嘉年华呢?博 >>
最新资讯  优势批发  最新供求  
 
返回上一页    回顶部    回首页